一批服务商的规范化、高水平服务与制造企业的服务端形成有机补充,成为工程机械产业链中迅速发展的一环。
历年营业总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历年归母净利润机同比增长率 报告期各业务收入占比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7,827,379.66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56,561,405.37元。柳工3月29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31亿元,同比增长30.87%;营业收入约为230.03亿元,同比增长19.9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90元,同比增长30.43%。
报告显示,公司在土方机械主业上持续稳定增长。报告期内,销售费用1,662,220,471.65元,上年同期为1,902,529,442.57元,同比下滑12.63%,主要系2020年执行新收入准则,运输费作为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目前柳工已形成了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工业车辆、压实机械、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桩工机械、林业机械、矿山机械等整机产品线,以及融资租赁、配件、服务、再制造、二手机、经营性租赁等配套服务体系。(来源于柳工2020年报)所有者权益合计55.63万亿元,增长10.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857.4亿元,增长57.5%。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26.90万亿元,同比增长9.6%。近期国内疫情呈现零星散发的态势,但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继续保持扩张,表现不错,为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年伊始,主要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实现开门红,体现了经济修复延续、经济稳步发展的新意。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今年两新一重项目纷纷进入地方投资重点项目清单,下半年即将实施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而国三柴油中重型货车保有量仍然巨大。近期国内疫情呈现零星散发的态势,但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继续保持扩张,表现不错,为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开门红是多方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积极因素有望支撑工程机械板块保持较高景气度。
挖掘机的销量淡季不淡也反映出中国经济持续修复。这也是重卡自2020年4月起连续10个月刷新月度销售纪录。2021年1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18万辆,预计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64%,创历史新高。制造业是物流运输行业的上游客户,制造业保持扩张,物流业才能稳定增长。
挖掘机被誉为国家经济运行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温度计,其销量全面向好说明基础设施投资的下游需求旺盛。去年5月公布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力量表现抢眼,两个品牌跻身前五,三个品牌位列前十。2020年,投资在促进经济恢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潮,新基建仍将是经济复苏的一大抓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从不同地区品牌市占率看,中国核心工程机械厂商的排名快速提升。此外,2020年全年国内的挖掘机销售增量主要由国产品牌分享,市占率接近七成。
CME预计2021年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同比增速为106%左右,分市场看,国内市场和出口预估销量同比增速为112%和60%左右。除了工程建设需求增长外,产品设备升级换代、查超治限以及机器替代加快也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因。
火爆的销量不只记录了行业的兴旺,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正在向高质量迈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宝武宣告成立,并先后重组马钢、重钢、太钢,实现年产钢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之冠。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粗钢产量合计占比已超过60%。推动了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国际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5年来,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
在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宝钢股份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
同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德龙、安钢、三钢、方大等厂区已成为4A、3A级景区。首钢迁钢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生态环境部认可的首家实现钢铁生产全工序超低排放的A级企业,太钢、首钢京唐、邢台德龙、山钢日照、新兴铸管、宝武梅山、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也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钢铁协会官网上公示。
5年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先后有488个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借去产能的东风,全行业多方努力,2016年一举扭亏为盈,2017、2018年实现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从2016年开始,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用3年时间提前超额完成了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的5年目标任务,彻底出清为害行业多年的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彰显。(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至去年11月,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37.3%,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
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工艺正在加紧研发。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0.89%增长到2019年的1.26%;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1.93万件;全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产品创新升级成效显著;三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目前钢铁行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14家钢铁企业跻身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钢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为行业在十四五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大批高质量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铁材料,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果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国有钢铁企业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钢铁主业、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沙钢等民营钢铁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重组,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钢铁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一贯制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提升,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行业受瞩目的管理创新成果。沙钢、建龙、德龙、中信特钢、方大、敬业等也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共同推动着行业组织结构调整。
至去年11月,近5年来,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9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27%,负债水平明显下降,债务结构明显改善。中冶集团总承包的越南钢厂项目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钢铁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河钢控股塞尔维亚钢厂、敬业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广西盛隆建成马中关丹产业园综合钢厂。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